撰文者:王慕羽/執行設計長

Image for post

什麼是應然與實然?

18 世紀哲學家大衛休姆(David Hume)在其著名哲學著作《人性論》裡指出:我突然驚訝發現,將命題常用之繫詞:『是』與『不是』取代,我遇到無一命題非由一個『應該』或者一個『不應該』所連結。

他的意思是,很多事實上的樣貌,並不存在邏輯關係去推論其應該的樣貌。例如,即使我們發現加班成為常態,所有人都加班,但那也無法推論現代社會到底應該或不應該存在加班制度,換言之,應然與實然面之間,存在可以獨立討論的邏輯範圍。

在進到教育領域之前,我們可以再針對應然跟實然舉個例子,我個人很喜歡以美國獨立宣言當作很好的例子。1776年7月4日,獨立宣言通過大陸會議正式宣布,雖然其顯著的具體影響是美國自此脫離大英帝國的掌握(實然的改變),宣示擁有其獨立地位,但我們可以看到的是,在前言提到的是這一群宣示獨立的宣言者們之所以宣示獨立,是因為他們相信某一些真理是必須要被實現而阻擋的(應然),這些真理是: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賦予他們若干不可剝奪的權利,其中包括生命權、自由權和追求幸福的權利。

人人生而平等、生命權、自由權、追求幸福的權利成為美國後續兩百多年的核心願景持續努力著,因為我們對應然有一個理解與想像,所以我們才會改變現實的狀態。如果1776年獨立宣言說的是「我們忍受不了英國的殖民,我們想要有自己的政府」,那在1776年之後美國就不需要再追求新的方向,因為獨立宣言裡的目標已然達成。可是正因為有了開國者們提出美國所應該追求的人人平等這個真理,開國元勳班傑明富蘭克林出任廢奴主義協會會長,1861年林肯擔任總統後全面支持以「國」之立場廢除奴隸制,雖然經歷了長達四年的南北戰爭,1865年美國憲法第13修正案正式廢除奴隸制度。

同樣的概念,也促成了後來女性參政、族裔平等法案、多元性別權益的推動,因為對於「美國應該實現人人平等的真理(應然)」有所追求,所以兩百年來美國不斷的改變現狀,讓不符合應然的狀態持續修正成應有的追求。美國的例子告訴我們兩件很重要的事情:第一,如果沒有對應然的思考,現狀(實然)就沒有改變的必要。第二,我們無法從現實狀態(實然)來推論世界應該是什麼樣子的。

什麼是教育的應然與實然?

教育是什麼?我們可以花三百頁篇幅針對這個主題進行討論,但我們可以暫時把它定位為學校在做的事。假設如此,學校教育的應然與實然是什麼?實然很好理解,是學生按照課時坐在教室展開學習、考試、評量、補習、作業、升學、更多的重複再重複。那應然呢?是十二年國教的終身學習者?什麼是終身學習呢?活到老學到老嗎?什麼又是活到老學到老?於是我們發現,我們對教育的應然充滿了困惑與問號。

這個困惑與問號使我們展開對教育應該是什麼樣的尋找,MOI 成立之前,設計師造訪英國蘇格蘭教師總會與國際長交流、到瑞典創新系統署與教育長交流,走過歐美亞洲去尋找可能的答案。2018 年成立時,我們對應然有了一個想像,這個想像與今天的教育環境存在巨大的距離,也就是『永續學習者圖像』。

但是我們今天要討論的並非 MOI 的應然是什麼(關於MOI的應然是什麼,請參考這裡),而是臺灣的應然是什麼?根據我們的理解與觀察,似乎是沒有什麼。嚴格意義上而言,我們並沒有對教育有一個具方向性的應然立論,所以每次變革的過程方向之間似乎總在互相拉扯,不是個個拉扯力量的關係,而是我們沒有一個總體方向,很多時候,不同的利益團體之間在談的根本不是同一件事情。

然而,應然與實然之間的衝突,時常是應然獲得了精神勝利,而實然繼續存在且強壯的運行著。例如股市存在與經濟發展及公司營運之間的關係,促使領導者在乎每股盈餘優先於員工成長與消費者體驗,促使資本投機者透過操作金融符號的獲益比實際投入社會貢獻或改善世界環境的高出許多,最終,我們會累積無數的小泡泡直到全體人類都無法承擔的那一刻。

不過這還不是最可怕的事情。最可怕的是,隨著實然運作的強度,人們開始摒棄對應然的追求,指稱那些應然的追求是「不切實際的」、「沒有獲益的」、「遙不可及的」、「不值一提的」。而那不是我認為人類之所以存在於這個世界上的想法,正如同蘋果無視華爾街的反應取消在財報中公布iPhone銷量,更多投注在自己要做的事情;正如同日本蔦屋書店上市後,在 2011 年由創辦人增田宗昭買下所有股份,讓股票下市,脫離股市制度裡只想賺錢的股東。

我們不是來賺一批快錢,最終讓世界變得更糟的。我們是為了讓世界再變得更好一些,而少賺甚至不賺的人。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