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家庭教育,我們應該做些什麼?」

基本上 MOI 的設計團隊走到有家長的場合,都會被問到這樣的問題。不久之前,一位偏鄉母親詢問:「我一直在想要不要把小孩送到城市裡去上學跟補習。」聽到這個想法,我們特別多跟這位母親聊了幾個小時,了解孩子學習的狀況與家長的想法,也試圖說明現在學校體制的怪異評量與惡性補習狀況,多數時候對孩子是沒有幫助的。

「那麼我們還可以為孩子做些什麼?」媽媽這樣問。

事實上,家庭不僅可以為孩子做到很多事情,也是這個世界上能為孩子做最多事情的。隨著文化變遷,我們已經知道很多事情對孩子可能是有害的,例如常態的體罰、虐待、忽視、營養不良等等。然而,許多家庭還沒有意識到一些微小但也可能造成孩子不安的因素,同樣的,也還沒有意識到這些小事情其實也可以是支持孩子健康、安全、快樂並培養一個健全人格至關重要的支持性資源,這些,多數是學校與補習班無法企及的重要力量。

1. 過度保護的脆弱-可承擔的冒險

現代的父母時常過度保護孩子,不可以接觸這個那個,不可以嘗試這個那個,根據《為什麼我們造出玻璃心世代》、《反脆弱》等作者都以研究為基礎指出,日常生活缺乏風險,人們將失去面對變化的能力,而面對變化正好是 1995 年以後的 i 世代最關鍵的能力之一。我們並不是說要放手一搏,而是在可承擔的範圍內,讓孩子去嘗試冒險與挫折,建立對世界的好奇心與應變的經驗。

2. 只稱讚學術成就的脆弱-成功與失敗同等重要的肯定

尤其對華人父母而言,稱讚子女最主要的途徑似乎就是考試成績與升學認證與競賽之類的項目,彷彿對子女的愛會濃縮在那個數字上,是用考試考出來的一樣。其實,對孩子真正顯著的支持,是父母無論成功與失敗,對子女的愛與肯定性的支持,陪伴子女共同分享喜悅,支持子女從失敗的經驗中學習,這些是能有效預測學生學習成長與自我效能的關鍵因素。

3. 恐嚇式認同-審議式認同

孩子的心智成長必然相較於已經社會化的成人而言是相對簡單且缺乏理性自制力的,因此時常會出現情緒失控或無法溝通的情況。然而,許多時候家庭成員會試圖透過恐嚇式認同的方式來處理孩子面對的心智難題,例如「你不吃飯就餓死你」、「你再哭警察就要來抓你了」之類的說詞。這樣的方式就是武志紅《巨嬰國》所說的巨嬰式家庭心理,這會使得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形塑他們心中以後需要別人遵照自己的意願行動時,就採取這種恐嚇式的說詞,例如「你要跟我分手,我就死給你看」或「你們不賠償我,我就告死你們」之類的情緒勒索。真正重要的認同發展,仍然需要建立在如何協助孩子在穩定情緒(例如給予穩定情緒的小鼓勵而非威脅)之餘發展他們的心智地圖,讓孩子能以正確的方式理解此刻為什麼需要吃飯、為什麼不應該吵鬧的理由。

4. 間接陪伴的空缺-直接陪伴的存在

新世代家庭型態時常導致父母無法長期陪伴子女,每天甚至因為工作與孩子補習的時間差,能見面的時間寥寥無幾。許多家長因為無法直接陪伴孩子,所以常常採取送禮物之類的替代式陪伴。然而,根據研究指出,替代式陪伴的效果有的時候不僅比直接陪伴而言差多了,甚至會在特定的狀況下造成父母與子女更加疏離。事實上,雖然與子女相處的時間可能比較缺乏,但在每天或每週能見面的時間內,是否有正向積極的互動,能夠非常有效的形塑家庭成員之間的親密連結。所謂正向積極的互動,並不是關注「你今天過的怎麼樣」或「考試成績如何」,而是與子女分享生活,建立共同的話題與體驗,有的時候是聊聊他們的人生,有的時候是分享一部電影,事實證明,相處時間短暫但積極正向的互動,相比有大量時間卻幾乎沒有互動的家庭成員,具有較正面整全的人格發展,也會有較佳的學習成就與學習動機。

家庭是人類出生以來的第一個社群,也是人類成長與社會化過程最關鍵的社群之一,如果家庭成員成為一個支持的導師與夥伴,將能幫助子女具有更積極正向的學習動機與人際互動基礎,也能夠有效的提升學習者的好奇心、動機、自我效能與成就等各個面向。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