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千禧世代(出生於1980-2000年)的一份子嗎? 如果是,那麼你現在有兩個選擇: 成為人生的翻轉者,那意味著此刻起你將比大部分的人需要更多努力與付出,或也可以什麼都不做,直到接下來四十年後退休,你會詢問自己:你的人生花了75,000個小時在辦公室裡過著日復一日的生活,那還包含了你生命裡最精華的二十年,你最終換得了什麼? 無論你怎麼選擇,2020年,各位將見證千禧世代向下流動的開始。 我們正活在焦慮年代,並且加速的向下流動 經濟分析不等於經濟預測,我們幾乎無法做到經濟預測。至少,我們可以根據現在的經濟政策帶我們走向何方?以目前世界最大強國美國為例,經濟政策的優先要務是防範社會底層有太多人落到低於貧窮線太多的地方,接著是保障較富裕階層的收入持續成長,尤其是最富裕的 1 %,最後,才是顧及到中等階層的收入。 依照這個政策模型發展,2050年的美國,將有半數人口陷入貧窮或近貧窮狀態,中產階級將完全消失,這半數人口的家庭(三至四人)要靠相當於現在的2.7萬美元度過一年,同時,全世界前1% 的家庭平均年收入,將從160萬美元成長到500萬。 然而,那五百萬不比現在的160萬元多多少,但是相較於其他人造成的痛苦卻會龐大數倍。未來所謂五百萬的家庭年收入實際上能買的奢侈品可能。作者指出,所幸,還沒有跡象顯示這種未來已經到了不可避免的程度。為了尋求另一條路徑,作者依照「世界總體經濟會成長嗎-所得分配會平均嗎-社會變遷是和平的嗎」為矩陣,提出八種可能的趨勢,其中,如果可以實現「總體成長-分配積極平均-和平改變」,那我們將迎來一個豐足團結的社會。 下流世代的關鍵概念-後事實時代的大染缸 二十一世紀的社群媒體發展帶領我們進入後事實時代,客觀的事實不再比主觀事實重要,不僅限於低教育階層,連專家與菁英都加入了這個後事實遊戲。這導致了社會氛圍兩極化的趨勢越來越明顯,理性政治也因此難以運作,社群媒體的同溫層演算法,甚至加劇了許多大型的族群,前美國總統歐巴馬說:如果我們不嚴肅看待事實並分辨真假,不能夠區分政治宣傳和嚴肅的主張,我們就會惹上麻煩。 後事實的影響逐漸引起眾人的關注,學術圈、政治人物,甚至社群媒體自身都開始展開行動,但仍然阻止不了我們將迷思當作現實。常見的紅鯡魚策略,就是指人們透過與議題缺乏直接關係的事實誤導討論方向,導致我們認為許多的行動會成為負擔不起的後果而自我實現這樣的敘事關係。 因此,作者認為現在的經濟體制需要實現一場沒有人流血的革命,揚棄負擔不起的敘事、實施團結豐足的革命、改變反事實的思維、生產充足並積極公平分配,作者最終以豐足宣言來闡述這樣的革命: 我們為什麼無法抵擋這股潮流? 因為我們根本沒有在抵擋。 長久以來,由政府來解決問題似乎是我們負擔不起的選項。 但事實上我們確實有很多選擇,而且有很多事實在支撐我們的選擇。 CEO創讀會精選 10大金句 我們正在不斷的目標侵蝕自己,從夢想、願景、甚至生活,所以需要改變。 Paul Singer「查查倫敦、曼哈頓高級藝術品的價錢,你就知道全球最極致的惡性通膨是什麼樣子。」 工業革命造成了無數人失業的過渡期,你認為下一個工業革命會比較好嗎?…
